美國課徵32%關稅 經濟部評估對鋼鐵、扣件與手工具等各產業的影響程度

分享 :

【轉載SteelWorld全球鋼訊網 蔡進益 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於2日宣布關稅政策,台灣被課徵32%的對等關稅。
各方學者研判,台灣產業、企業恐受嚴峻衝擊
行政院於4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針對各項產業及其特性與跟台灣競爭的國家比較、
行銷布局、將來影響,做出總經費880億元,9大面向及20項措施協助方案。

台灣身處在地緣政治關鍵位置,卓榮泰強調,這次新的關稅局勢,中國54%、越南46%、泰國37%及印尼32%。
面對新一波重組,政府會協 助企業尋求更有利的供應鏈布局,朝更有利方向發展。

同時,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公布各產業別預估受此波關稅影響的程度。
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去(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達1114億美元,佔總出口達23%,
台灣自美國進口為465億美元,佔總進口12%,綜合以上,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649億美元。

台灣主要出口美國的前30大產品占我國出口美國總值的72%。
主要包含:資通訊產品(52%)、電子零組件(13.4%)、汽車零組件(1.8%)、扣件(1.8%)、機械零件(1%)、自行車(0.3%)、運動器材(0.3%)、家具(0.3%)、塑膠製品(0.3%)等。

經濟部評估個別產業受此波關稅影響程度如下:

1.半導體:關稅暫時豁免。

2.顯示卡、伺服器、網通:所佔的輸美金額比例最高,後續衝擊大,程度尚待評估。

3.鋼鐵、金屬:輸美金額達76億美元,美國佔總出口比重25%,由於鋼鋁關稅為25%,
   與其他對手國一致,故能公平競爭,預估扣件產業受波及程度較大。

4.手工具、水五金:輸美金額達25億美元,美國佔總出口比重達50%,短期獲利恐面臨下滑。

5.汽車零組件:適用25%的關稅,中長期而言將受影響。自行車:整車影響有限,零組件則持續評估當中。

6.機械:輸美金額達49億美元,美國佔總出口比重24%,評估衝擊有限,尤其半導體輸美少,
   但中小型工具機及產業機械則會受到影響。 7.石化、橡膠:輸美金額較少,評估影響有限。

8.塑膠製品:有部分塑膠製品對美依賴程度較高,此波關稅恐造成成本飆升,降低競爭力。
   運動器材:將面臨品牌客戶洽談成本轉移的壓 力。

9.家具:由於競爭對手所受到的關稅壓力較台灣高,影響程度有待評估。

10.重機電及電線電纜:輸美金額32億美元,美國佔總出口比重39%,
     重機電音需取得認證,短期內難被取代,電線電纜以內銷為主,影響 程度將持續觀察。

11.製藥:關稅暫時豁免。

12.醫材:適用32%關稅,恐影響廠商獲利。

13.一般化學:輸美金額9億,美國佔總出口比重9%,其中,造紙佔比低,衝擊有限;
    染料、顏料外銷市場以東南亞為主,加工後再輸往美國,因此恐受間接影響;
    化妝品的部分,由於客戶無法完全吸收關稅,預估利潤恐被壓縮。

分享 :
回產業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