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轉型到突圍,AI 正重塑營運效率、資安架構與產業競爭力

分享 :

隨著 AI 技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企業希望透過導入 AI 的方式來提高營運效率,進而掌握市場脈動、開創新商業模式;
不過 AI 對於企業來說到底能帶來哪些實質的效益?AI 又會如何顛覆傳統的工作模式?員工或業主又要如何與 AI 協作?

《科技新報》近期舉辦了「AI AGENT 翻轉產業生態系」研討會,
讓企業主了解要如何透過 AI 數位轉型,會中講師也提供了實際 AI 導入成功案例。

數發部強化 AI 量能,不再走補助模式

本次研討會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林俊秀開場。他指出,數位經濟正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引擎,
相關產值不僅提前在今年突破兆元規模,更顯示出企業對於 AI 與數位轉型的需求與行動力正在加速。

林俊秀強調,政府不再僅以「補助經費」支援產業,而是構建完整轉型生態,
包括「雲市集」平台、Digital Plus 計畫、AI 算力資源池、T 大使計畫等多元方案,
協助企業與開發者從上雲、研發、實作到人才培育全面升級。

林俊秀透露,針對 AI 新創與中小企業,政府正投入百億元推動投資加速機制,並擴大稅賦優惠範圍至 AI 與節能減碳設備,藉此吸引企業擴大資本支出。
此外,他也強調「算力即國力」的核心觀點,未來將擴大 AI 訓練用 GPU 採購規模,並優先開放給新創免費申請使用,降低模型開發門檻。

林俊秀認為,現在無論是醫療、製造、動畫、交通等領域,AI 都已展現出實質效益。
他呼籲企業應該要善用政府資源,積極投入數位轉型浪潮,共同打造永續創新的數位未來。

AI 門市助理助攻第一線經營效率

對於零售業者來說,AI 轉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在這個長期缺工的年代,
導入 AI 或許意味著,業主不在需要傳統的「人海戰術」才能完成轉型。

在 AI 加速滲透企業營運的浪潮下,緯創集團旗下緯謙科技雲端業務資深經理劉思妤指出,台灣實體零售在疫後復甦,
但長期缺工問題依舊嚴峻,尤其餐飲與藥妝等服務密集業態,正面臨營運與人力的雙重壓力。
緯謙因應此挑戰打造 AI 門市智能助理,透過企業專屬知識庫與生成式 AI 技術協助門店店長即時應對營運難題,
實現「AI on call」的虛擬營運支援。

劉思妤強調,AI 助理不僅能快速回答 POS 操作、商品更新、備貨建議等問題,
也可同步整合總公司營運策略,落實標準化 SOP 與銷售促案。
搭配數據中台建置,從訂單管理、庫存監控、需求預測,到供應商協作皆可實現 AI to AI 的流程自動化。

劉思妤在簡報中展示其 Databricks 雲端數據中台資料治理解決方案;
Databricks 可如何協助連鎖零售業整合多元資料來源,強化 ETL 效率與商業分析決策能力,邁向智慧營運與數據驅動管理。

劉思妤認為,AI 對零售業的賦能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解決缺工與營運複雜度的關鍵。
「資料不只是新石油,而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新能源。」
她呼籲企業應儘早建構內部數據資產與數位基礎,迎戰即將到來的 AI to AI 商業時代。

AI 賦能財務轉型,報表製作工時大減五成

在企業邁向智慧化與自動化的浪潮中,財務轉型成為關鍵一環。
FlexSystem 台灣區業務暨行銷總監簡子函於研討會中指出,
企業若要有效運用 AI 技術,首要條件是建立穩固且靈活的 ERP 與財務管理系統。
FlexSystem 作為香港最大 ERP 系統供應商,憑藉跨平台、跨地區、跨裝置的靈活性,
協助企業實現從基礎數據管理到智慧財務分析的全面升級。

以聲音經濟新創 SoundOn 為例,其營運涵蓋 Podcast 與語音交友平台,
App 用戶遍及台灣、韓國、港澳與美國,會員規模逾 1,100 萬人。
在導入 FlexSystem 系統後,SoundOn 得以整合前端訂單、App 下載與金流數據,
自動連接至財務總帳、稅務申報與發票處理,形成一套從接單到收款的閉環系統流程。
透過多維度分析能力,財務團隊能按部門、產品或專案即時調閱成本與收入明細,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SoundOn 導入 FlexSystem 系統後,財務月結工作日由原本近十天壓縮為五天,查帳流程也從兩週縮短為一週,
讓帳務透明度與審計效率同步提升。此外,原先預估導入期為半年,實際僅花兩個月即完成部署,展現系統的彈性與實用性。

簡子函亦強調,除了財務報表自動化、AI 財務助理與資料視覺化功能外,其系統最大特點是高度模組化與多維度設計,
能因應不同行業需求,協助企業從數位打底走向智慧決策,實現全面財務升級。

AI 浪潮下,企業無須再記密碼

在 AI 數位轉型浪潮下,企業資安防護也邁向革新。
雲端服務商網創資訊(Netron)攜手資安專家網威智慧(HiTRUST),共同打造「Veri FIDO 無密碼身分驗證」平台,
透過符合 FIDO2 標準的加密機制與裝置驗證,協助企業用戶擺脫傳統帳密負擔,進一步提升登入安全與使用體驗。

Netron 雲端架構師塗立祥指出,過往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多有疑慮,尤以資安風險與權限控管為主。
Netron 除提供 AI 知識庫解決方案,也強調建構企業級 AI 應用需考慮驗證流程與資料治理,防止幻覺生成與錯誤回應。
Netron 自建 AI 知識平台,可整合客戶服務機器人與內部資料,實現分層控管與權限設定,並導入 AD 認證,強化內部使用者身份驗證。
 

作為 Netron 客戶的網威智慧也分享導入成果;該公司為醫療及電商平台提供數位化服務,透過 Veri FIDO 系統實現免密碼登入,
並結合裝置風險偵測、行為特徵分析與 7×24 專業維運,大幅降低帳密管理成本與詐騙風險。
網威智慧行銷經理許曉芹表示,在 AWS 雲端架構與 Netron 支援下,我們能快速導入驗證服務,確保使用者體驗與資安兼顧。

 

此一架構已成功導入超過 15 家金融業與上萬家企業客戶,並已拓展至可樂旅遊等實際應用場域,
為多元產業打造無縫、安全的身份驗證體驗。

「3-2-1 原則」打造現代企業防勒索韌性力

在 AI 數位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的同時,企業資料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NAKIVO 大中華區技術總監王俊能在研討會上指出,企業儲存的資料不只要防人為錯誤、硬體故障,
更要能抵禦勒索軟體與內部威脅,若無完善備份與復原機制,一旦中招,損失將無法挽回。

 

他強調,現代資料保護不應停留在「有備無患」的心態,而應落實「3-2-1 備份策略」,
至少建立三個備份副本、儲存在兩種不同媒介,並保留一份在異地,才能真正建立企業韌性。
在備份過程中,也須導入自動化工具,讓備份任務自動複製到雲端、磁帶或異地儲存裝置,減輕IT人員負擔。

NAKIVO 提供支援多種虛擬化與雲端環境(如 VMware、Hyper-V、Microsoft 365、Amazon EC2 等)的整合型資料保護方案,
並主打「不可變動備份」(WORM),即資料一經寫入便無法修改或刪除,有效抵禦勒索病毒加密或資料竊取行為。

王俊能提醒,備份雖非炫目的新技術,卻是守護企業關鍵資料的最後一道防線,「能還原的備份,才是真正的備份」。
企業唯有提早佈局,才能面對資料災難時從容應對、快速復原。

AI 數位轉型,掌握工具與法規才能突圍

面對這波 AI 數位轉型浪潮,集邦科技研究總監謝雨珊指出,企業數位轉型已不再是選項,而是攸關存亡的策略行動。
她強調,AI 導入將成為企業實現智慧決策與營運效率提升的核心手段,不僅牽動產業結構,亦挑戰既有管理模式與法規體系。

 

謝雨珊表示,AI 數位轉型的歷程分為三階段,從數位化、智慧應用走向AI驅動的組織重塑。
生成式 AI(如 ChatGPT、Copilot)已深入行銷、客服、內容製作、程式開發等工作流程,帶動低程式碼與無程式碼平台興起。
她指出,企業透過 AI 不僅能即時調整定價與庫存,還能強化個人化推薦、電商體驗與智慧供應鏈。

在實例方面,包括 UPS 運用 AI 調整物流路徑、SAP 結合 AI 強化碳排評估,IBM 導入 AI 協助產品循環設計等案例,
皆顯示 AI 技術正成為實踐 ESG 與永續發展的助力。

然而數位轉型並非一帆風順,謝雨珊提醒,企業將面臨四大挑戰:一是舊有系統與 AI 工具的整合;二是專業人才不足;
三是內部抗拒文化;四是資料隱私與法規遵循問題。
她指出,企業應同步強化內部人才培訓、建立 AI 實驗室,或仿效大型企業設立 AI Center。

在資安與法規層面,歐盟已通過 AI 法案,區分四級風險並以醫療領域為最高敏感類別,另強調 GDPR 框架下的資料保護。
美國雖尚未統一聯邦法規,但已由加州等州率先立法,
亞洲則以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分別從隱私、技術合作與模型審查等角度推動監管。

謝雨珊總結,AI 的滲透與治理將決定數位轉型的成敗,唯有同步強化技術力與合規性,企業方能在全球競爭中穩健前行。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分享 :
回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