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載具要能上路,關鍵基礎設施加氫站不可少,台灣最大工業氣體製造商聯華林德將在明年推動首座加氫示範站,即便短期難以獲利,仍看好未來氫能源的發展。
「台灣講蓋加氫站大概有十年之久,」聯華氣體工業公司綜合產業事業群副總沈欣儒表示,加氫站不是新科技,早在2014~2015年國內中油、能源主管機關都曾跟著聯華林德遠赴歐洲參訪實際運作的加氫站。
不過,早年台灣的氫能發展不溫不火,自2022年起台灣最大工業氣體製造商聯華氣體(又稱聯華林德)一口氣簽了兩個合作案,喊出將在台灣建置首座示範加氫站,並與全球氫氣燃料電池商用車供應商Hyzon Motors共同開發氫燃料電池商用車。
聯華林德
聯華林德是聯華實業與德商林德集團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也是台灣最大的工業氣體製造商,服務客戶遍及半導體、石化、醫療及食品製造業者。(圖/ 聯華林德官網)
接著今年4月,聯華林德更宣布與國內汽車龍頭和泰汽車(TOYOTA)合作,將TOYOTA氫能電動車Mirai引進台灣,一夕間氫能成為新能源界明日之星。